每週經文提示 (民數記)

民數記簡介──在曠野中與上帝同行

內容簡介

民數記以以色列人在西乃作準備,向著迦南地出發為開始。出發前他們先數點軍兵和利未人的數目,然後為會幕事宜作充足準備,最後定出行的指引方法(1:1—10:10)。他們用了20天預備所有事情,然後起行。

可是在旅程中,以色列人作了許多叛逆的事,從百姓及玉領袖,全都得罪上帝(11:1-12:16)。

抵達加低斯後,以色列人派探子,打探迦南地的實況,大部分的探子回報都甚為負面,使以色列人拒絕進入這地結果上帝刑罰第一代以色列人,不許他們進入應許之地,他們便在曠野流浪四十年,並死在其中(13:1-14:45)。

縱上帝透過律例,讓以色列人至終可以進入這地,但他們叛逆卻未停止,由十五章至二十二章,記載了這充滿困難的旅程,摩西亞倫亦因得罪上帝而不能進入迦南地。

隨著第二代的領袖上任,以色列人得以經歷戰爭勝利,但埋怨的行為並未停止,他們更與外邦女子苟合,以致第一代人因此完全遭除滅,死在曠野中(22:1-25:18)。第二代人從新再作準備,再次數點行軍人數,並確立了有關土地的律例。書卷最後記載了以色列人因遵行耶和華的吩咐終戰勝敵人,書卷以以色列人停留在摩押平原作結束。(26:1-36:13)

 

結構與分段

以下是其中一種結構與分段,是「停留」與「行程」交替的結構:

一、1:1-10:10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在西乃

二、10:11-12:16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從西乃曠野到巴蘭曠野

三、13:1-20:13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在迦低斯

四、20:14-22:1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從迦低斯到摩押平原

五、22:2-36:13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在摩押平原

(參考資料:黃嘉樑《民數記析讀——在曠野中與上帝同行》)

本週讀經範圍:民數記1-5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28/5-3/6/2017(第二年第十八週)

※《民數記》的簡介、主題及結構,請參看附頁,或到教會網頁或Nas下載。

潔淨群體,準備進入應許之地

民數記第一至十章10節記載了以色列人在西乃曠野,為要準備起行前往迦南地,他們用了二十天時間點兵及安排會幕的敬拜,同時確立了起行和安營的方法。在一至四章,上帝吩咐摩西:1.數點能打仗的人數(點兵1:1-54);2.安營位置(2:1-34);3.數點分別出來的利未人:為要代替以色列的頭生的;及為要在會幕中服侍上帝和為百姓獻祭(3:1-4:49)。

到了第五、六章,上帝吩咐摩西要潔淨營舍,也是在這二十天之內進行的事。

第五章是從消極的向度,指出三項需要在群體中處理的「不潔狀況」;第六章是從正面積極的向度鼓勵百姓可以追求「更上一層樓」的屬靈生命。

查經範圍及討論題目民5:1-31(共分為三小段:5:1-4; 5-10; 11-31)

1.      讀民5:1-4。耶和華吩咐要使三種人無論男女都出營外去,這三種人是甚麼人?他們有甚麼共通點?【觀察】

2.      接上題。為甚麼神要使以色列人使這三種人出營外去?神要棄絕他們嗎?這安排對你有甚麼提醒?【理解。分享】

3.      讀民5:5-10。你有沒有曾佔了別人的便宜?聖經教導給你甚麼指引?在職場上有何提醒?【分享】

4.      讀民5:11-31。甚麼情況下,作丈夫的可以把妻子帶到祭司面前進行測試?(提示:5:12-14)夫婦是人倫中最親密的關係,上主看重我們在人際關係上澄清彼此的懷疑和恨意,這對你有何提醒?【理解。分享】

5.      綜合5:1-31,在起行前往應許之地之前,上帝要百姓面對自己在群體中哪三種狀況?這三種狀況對群體有何影響?今天我們教會群體中,當我們說渴望承受上帝的應許時,我們群體在以上的三種狀況的情況如何?請檢視你在這三方面的狀況。【理解。分享】

 

參考答案:1.長大痲瘋、患漏症、因觸摸死屍而不潔淨的。他們在禮儀上都是不潔淨的人。2.可從兩個層次理解:(1)從禮儀上:這三種人在敬拜的禮儀上屬不潔淨,上帝看重聖潔,人必須按著上帝的吩咐,在敬拜和群體中持守聖潔。(2)上主的體恤:出營外去能使病的人有機會休息,尤其是要準備長征,需要調適身體。摸過屍體的人有機會染上疫病,出營可減低疫症風險。自由分享。3.自由分享。4.丈夫懷疑妻子紅杏出牆,但沒證據。正面的影響:透過祭司作證,一方面可釋除丈夫的疑慮,透過祭祀放下懷疑,對妻子來說,若沒有出軌的也可得祝福。兩人在祭司面前坦誠面對自己的疑慮,妻子也有機會表示清白。5.(1)與上主的關係要保持聖潔;(2)在群體中是否有虧負人他的狀況;(3)在人倫關係中是否有懷疑和不信。自由分享。

本週讀經範圍:民數記6-10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4-10/6/2017(第二年第十九週)

※《民數記》的簡介、主題及結構,請到教會網頁或Nas下載。

直迫祭司級數的聖潔操練——拿細耳人的許願

民數記第五、六章記載上帝吩咐摩西要潔淨營舍,為預備即將起行進入迦南。第五章是從消極的向度,指出三項需要在群體中處理的「不潔狀況」;第六章是從正面積極的向度鼓勵百姓可以追求「更上一層樓」的屬靈生命。

查經範圍及討論題目民6:1-21

1.          讀民6:1-8。拿細耳人的願誓,就是人(無論男女)超誓在一段日子內,離俗歸聖耶和華為聖。在這段日子,有三件事情必須遵守,請問是甚麼?【觀察】

2.          葡萄是當時很普遍的食物及飲料,家家戶戶也可種植。在日常生活中禁戒葡萄如何能體現「歸聖和華為聖」的意義?今天我們可以在一段時間禁戒甚麼,以達至這操練的意義?你覺得容易嗎?【理解。分享】

3.          「不許剃頭」與禁戒葡萄有哪些意義上的分別?【理解】

4.          讀民6:9-12。比較利21:2; 11,拿細耳人與祭司甚至大祭司因死屍而不潔的規例有何不同?【觀察】

5.          猶太人不能選擇自己成為祭司,因為只有利未人才能成為祭司專心服侍神,比一般百姓,祭司是有特別的身份更接近祭壇和聖殿,象徵更接近神。但拿細耳人的願給予百姓一個途徑,無論男女,都可以自願地歸聖耶和華為聖,而且聖潔程度超過祭司而接近大祭司,因為拿細耳人任何時間都不可飲酒,祭司只在供職前禁酒(利10:9); 拿細耳人不可接觸親屬屍體,像大祭司一樣 (利21:11), 祭司在近親去世的情形下則可破例(利21:2),但拿細耳人只是附近有屍體就使他的許願無效,要從新計算。這樣的許願完全是自願自發,藉著放棄自己的一些自由,為了與神更緊密。今天縱然大部份信徒沒有領受牧者的呼召,但同樣可以為了與上帝更緊密,透過提升對自己的要求,改變自己習以為常及因循的信徒生活,提醒自己是神的子民,有著聖潔的身份。例如對經常遲到的人來說,要求自己在崇拜早到半小時。對你來說,有甚麼方式是你的拿細耳人的願?你會考慮在一段期間,改變自己的生活,為要與神有緊密的關係嗎?【分享】

 

參考答案:1.(1)在一切離俗的日子,凡葡萄樹上所結的,自核至皮所作的物都不可吃;(2)不可剃頭,要由髮綹長長;(3)不可接近死屍。2.禁戒葡萄,首先一定不關葡萄本身是否有問題,同時不吃葡萄不會影響健康,也不表示過簡樸的生活(酒是很普遍的飲料,不是現時的高級紅酒)。禁戒這日常又普遍的飲物,是要許願者在日常生活中刻意與其他人有分別,為的是提醒自己為要與神更親近。今天的應用:禁戒日常又普遍的東西,例如奶茶、咖啡,打機上網,看手機等等。自由分享。3.不許剃頭是外在記號,其他人一眼就看見,使自己更提高意識這階段是分別歸聖和華的日子。相對不吃葡萄,只要不與人一起吃喝,別人是不會知道的。4. 拿細耳人不可接觸親屬屍體,像大祭司一樣 (利21:11) , 祭司在近親去世的情形下則可破例(利21:2)。5.自由分享。

本週讀經範圍:民數記11-15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11-17/6/2017(第二年第二十週)

※《民數記》的簡介、主題及結構,請到教會網頁或Nas下載。

第一代人的叛逆——拒絕進入迦南地

十三至十四章記載以色列人到達巴蘭曠野的加低斯後,按上帝的吩咐派人窺探迦南地。探子回報的內容引起軒然大波,有人堅持要進去這地,但更多人認為不可進去。他們仍在對峙時,上帝出現作出審判,並宣告要將百姓滅,不得進入這地,但摩西為百姓代求,終使上帝將刑罰修改為不容出埃及第一代人進入應許地,而允許帶領第二代人入去,宣告審判過後,叛逆的探子立時死在當地,而接著的第二天有人擅自要強行進入迦南,結果遭擊敗。

探子的故事在整卷書中佔有極重要的位置,它承接著十一及十二章一系列叛逆事件,並將之帶到高潮。它記載以色列人首次直接提出要回到埃及去,這件事重要之處在於反映他們如何看上帝的應許,以及他們對上帝的信心有多大。這事件亦解釋了以色列人為何要在曠野流浪四十年才能進入迦南。

查經範圍及討論題目民13-14章

※請先用《漢語聖經協會》錄製的聆聽版,聽一次十三及十四章,或組員以角色扮演掌握故事內容。

1.          讀民13:26-33。同樣客觀的事實(27-29節),卻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見(30-31節)。你認為是甚麼原因?在教會決策的過程中,也會出現這種情況,你認為該如何處理?【分享】

2.          讀民14:1-10。面對百姓的怒言和推舉領袖回埃及的提議,(a)為甚麼摩西亞倫府伏在地上?(b)約書亞的反應記錄在6-9節,他的說話先提及地,然後叫他們不要怕,中間的一句是甚麼?【理解。觀察】

3.          讀民14:10下至19。面對百姓的悖逆,上帝有何反應?從摩西的求情內容看,他用甚麼原因求神赦免?【觀察】

4.          讀民14:20-26。上帝指出百姓十次試探祂,原本要擊殺百姓,現在因摩西的祈求,祂立即回應:「我照著你的話赦免他們」。面對一班不照著神的話而行的人,神竟然照著人的話收回刑罰。你認為這是一位怎樣的神呢?【理解。分享】

5.          總結這段經歷,這十二探子是每個支派的領袖,他們在這事上影響了百姓,使百姓埋怨上帝,發出惡言。然而,領袖也是由百姓選出來的。面對教會的困難,你是怎樣的會眾?你是怎樣的領袖?【分享】

 

參考答案:1.自由分享。2.(a)因為摩西亞倫知道百姓大大得罪耶和華。(b)第9節:不可背叛耶和華。3.上帝要用瘟疫擊殺他們,並要使摩西成為大國。摩西以神自己的名聲說服神,又以神自己曾說過的話「說服」神。4. 自由分享。5.自由分享。

本週讀經範圍:民數記16-20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18-24/6/2017(第二年第二十一週)

※《民數記》的簡介、主題及結構,請到教會網頁或Nas下載。

嫉妒——可拉黨叛亂的悲劇

查經範圍及討論題目民16章

※請先用《漢語聖經協會》錄製的聆聽版,聽一次十六章,或組員以角色扮演掌握故事內容。

1.          讀民16:1-3。a)誰人聚集攻擊摩西和亞倫?b)可拉是甚麼人?他與摩西、亞倫有何關係?參出埃及記6:16-25。c)可拉在哥轄族在會幕負責甚麼事務?參民數記第四章。【觀察】

2.          讀民16:4-17。這段敍述由五段對話組成。在第二段對話中,摩西對誰說話?摩西指出這人的動機是甚麼?【觀察】

3.          讀民16:18-40。請問18-24節的地點在何處?25-34節的地點在何處?試和第1題比較,還有誰聚集攻擊摩西亞倫?【觀察】

4.          讀民16:41-50。誰人聚集攻擊摩西亞倫?在這次叛變上,上帝兩次要滅絕以色列人(21,44節),叫摩西亞倫離開他們,摩西亞倫兩次的反應是甚麼?這給你甚麼啟發?【觀察。分享】

5.          在你的職場、生活或事奉處境中有像可拉這類的人嗎?你怎樣避免自己成為可拉(通常可拉不會認為自己是錯的,甚至有百姓支持他們)?摩西亞倫受到攻擊,沒有為自己伸冤,並且仍然為忠於上帝的緣故,保護那些攻擊他們的百姓。這給你甚麼啟發?【分享】

 

參考答案:1.a)利未的曾孫可拉並250個首領;呂便的子孫大坍、亞比蘭、安,他們都是有名望的領袖。b)可拉與亞倫摩西為堂兄弟。c)可拉是哥轄的二子以斯哈的長子,哥轄族被委派搬運聖物。2. 第二段對話是8-11節。摩西對可拉說。摩西指出可拉的動機是成要成為祭司。。3. 18-24節:會幕門前;25-34節:可拉、大坍、亞比蘭的帳棚/四周。全會眾。4. 全會眾。摩西亞倫沒有聽神的吩咐,不單為百姓求情,而且亞倫更冒生命危險,進入活人與死人之地,進入瘟疫之中為百姓祈求上帝的赦免。自由分享。5. 自由分享。

本週讀經範圍:民數記21-25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25/6-1/7/2017(第二年第二十二週)

※《民數記》的簡介、主題及結構,請到教會網頁或Nas下載。

防備自己成為巴蘭——明知上帝不容許卻仍一意孤行

民22:1-24:25記載摩押王巴勒請法師巴蘭咒詛以色列民的前因後果,藉這事件證明神要祝福以色列的堅決心意,甚至異教的法師也要化咒詛為祝福。這個故事的描述重複地採用三疊式結構,使發生的事件更顯得戲劇化,所表達的信息更形突出。以下為這三章的大網:

巴勒召巴蘭的目的(22:2-6)

巴蘭首次遇見神(22:7-14)

第二次遇見神(22:15-20)

第三次遇見神(22:21-35)

驢首次見天使(22:22-23)

第二次見天使(22:24-25)

第三次見天使(22:26-35)

巴勒迎接巴蘭(22:36-40)

巴蘭的第一次祝福(22:41-23:12)

第二次祝福(23:13-26)

第三次祝福(23:27-24:11)

巴蘭的預言(24:12-25)

查經範圍及討論題目民22:1-35

※請先用《漢語聖經協會》錄製的聆聽版,聽一次二十二章,或組員以角色扮演掌握故事內容。

1.          讀民22:1-14。巴蘭所在之地距離摩押很遠,相信一定是名噪一時的人。這一段所描述的巴蘭給你甚麼印象?【觀察】

2.          讀民22:15-20。在上一段神已明明告訴把蘭不要去。今次當摩押的使者再來,他理應直接回應不去便可了事,你認為他為何要再祈多一次禱?為何神又容許他去?究竟巴蘭是忠的還是奸的?【理解。分享】

3.          讀民22:21-35。你如何解釋「神因他去就發怒了」?神一定不是反覆無常、朝令夕改的,祂因何發怒?(提示:20-22節)【理解】

4.          接上題。在這段你看出巴蘭的盲點和品格嗎?與這故事一開始的形象有何不同?【觀察】

5.          巴蘭的外表十分敬虔:「如果神不要我去,我必不去」,看來很決絕,但事情發展卻叫我們看出他的問題來。他的問題是甚麼?你有這樣的問題嗎?【理解。分享】

6.          在職場上/生活上,你明知神不容許的,自己卻改變了神的意思,或者不接受神的答案,堅持做一些神不喜悅的事,而又說成是神容許的?【分享】

參考答案:1.給人很屬靈的感覺。2.自由分享。3.神這次「容許」是給巴蘭一次自行判斷的機會,其實在第一次神已清楚告訴他不能去,因此在這次神看見巴蘭沒把持第一次的吩咐,同時巴蘭明顯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咒詛以色列,因此神發怒。4. 巴蘭的盲點:自以為是,凶惡,因為利益不顧神的吩咐;三次也不能敏銳神的忿怒,反而被喻為最頑固和愚蠢的驢卻看見神的使者,而且懂得敬畏和害怕神。與一開始時他的斯文有禮、認識神、遵從神的形象大相逕庭。5. 因為自己的利益,明明知道神的吩咐,卻以一個「敬虔的口吻」不遵行神的旨意。自由分享。6.自由分享。

本週讀經範圍:民數記26-30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2-8/7/2017(第二年第二十三週)

※《民數記》的簡介、主題及結構,請到教會網頁或Nas下載。

第二代人的興起及預備

經過巴力.毗珥事件後,第一代以色列人已完全死掉,現在由第二代人帶領。民數記在二十六章是全書的分水嶺:假如第一代一不能成就上帝的計劃,上帝便會使用第二代人。因此,沒有任何一代人或一個人能夠宣稱只有他們才能夠成就上帝的旨意。不過,第二代人並不是無中生有地存在的,他們是第一代人的後裔,承繼著第一代的血統及信仰,第一代人的歷史就是他們的歷史。因此,他們承受著上帝對第一代人的應許及心意,而上帝亦願意祂的旨意成就在他們身上。

查經範圍及討論題目民26:1-65

1.          讀民26:1-4上。第1節以「瘟疫之後」把25章與26章緊接起來。請問這瘟疫為何發生?(參看25章)上帝使用瘟疫作為刑罰一事在民數記這個段落有何意思?(參26:64-65)【觀察.理解】

2.          讀民26:4下-62。在數點十二支派及利未人的名單之中,作者以相同格式記錄各支派的各族及人數,但在其中三個支派中,特別記載了三件事。試找出那三件事來,並簡述那三件事是甚麼事。(提示:流便、猶大、利未人)【觀察】

3.          接上題。這三件事有何共通點?作者有何用意?【理解】

4.          接上題。犯罪而被上帝刑罰是否等於上帝不再祝福他們或不再看重他們?這對你有何提醒?對你看群體的犯罪有何提醒?【分享】

參考答案:1.以色列人在什亭與摩押女子行淫,上帝以瘟疫刑罰,死了二萬四千人(民25:1,9)。這場瘟疫代表以色列的第一代人的終結,第26章開始,民數記已進入以色列人的第二代。2.第一件事:可拉一黨叛變事件死亡的人(民16);第二件事:猶大的長子及次子珥及俄南之死(創38);第三件事:亞倫的長子及次子拿答、亞比戶因獻凡火而死(民3:4)。3.共通點:(1)同樣因犯罪而被上帝刑罰死亡;(2)他們的後代依然昌盛,甚至成就上帝的心意:可拉的後代在聖所中擔任守門的職事,與利未人一同讚美神,並寫作了不少讚美耶和華的詩歌,記載在詩篇之中,成為後人的鼓勵;猶大雖犯罪,但神仍揀選他成為大衛與耶穌的先祖;上帝仍透過亞倫的兒子以利亞撒及孫子非尼哈延續祭司的職任。作者的用意:這三件事一方面是個警告,指出違背上帝旨意的人的結局如何,不過,另一方面,這些事卻指出上帝的美意不會因人的錯誤而不能成就,以色列人仍存活下去,神的恩典不受人的限制所限制。4. 自由分享。

本週讀經範圍:民數記31-36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9-15/7/2017(第二年第二十四週)

※《民數記》的簡介、主題及結構,請到教會網頁或Nas下載。

戰勝米甸人——遵照上帝吩咐的第二代人

在第二十五章記載的毗珥事件中,上帝吩咐以色列人要擊殺米甸人,報復他們用詭計誘惑以色列人犯罪(16-18節)。三十一章承接二十五章的內容,記載第二代以色列人如何遵照上帝的吩咐而行,以致他們能夠得勝。經文用了較長的篇幅記載以色列人戰勝要處理的事情,其中包括如何保持潔淨及分配戰利品。

查經範圍及討論題目民31:1-54

1.          讀民31:1-54。以色列人攻擊米甸人的戰事,由第一節到哪一節為止?其餘的經文記載的是甚麼?據此觀察,你認為作者比較關注的是甚麼?【觀察.理解】

2.          接上題。從一開始,這場與米甸人打的仗就不是以色列人自己的仗,而是上帝的仗。以色列人曾被米甸人誘惑而背叛上帝(摩押人與米甸人同盟,民22:4),上帝要以色列人靠著神(只派十萬二千人)去打仗。我們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弱點,或是與容易受誘惑的事打仗,或在職場與各式各樣的困難打仗。然而,從信仰的角度出發,打這場仗的目的並不是自我提升或自我突破,而是一場為著上帝的名聲而打的仗(民31:3「為耶和華報仇」)。今天你正在打怎樣的仗?你是為耶和華的名聲而戰嗎?【分享】

3.          接上題。這一場仗另一個特點是,這是一場不與敵人妥協的仗,也就是不容許給敵人有任何捲土重來的機會,甚至可以說是不容許自己有機會再受試探。你正面對試探嗎?這段經文給你怎樣的提醒?【分享】

4.          讀25-46節。耶和華要求百姓把擄掠的人和牲畜都仔細數算,並把部分獻給耶和為貢物,有何用意?【理解】

5.          接上題。我們若籠統承認上帝給我們恩典,仍是不足夠的。人是善忘的,而且容易認為得勝出於自己的能力,隨著時間過去,人就會把以往從神而來的恩典看為自己努力的結果,恩典不再是恩典。惟有我們認真地數算神給我們的所有,而且一一命名,我們才能真正體會到這些恩賜的實在;另外,為避免在將上帝的榮耀歸給自己,就要將更多的奉獻給上帝,使自己更能繼續依靠上帝。試在小組中每人在一張紙上,把上帝給你的東西一一寫下它們的名字,然後在小組中一起為上帝給你的禱告感謝神,求神給你樂意奉獻更多的心。【實踐】

參考答案:1.戰事:1-12節。其餘的是戰後安排,包括潔淨營地(13-24節)及分配戰利品(25-54節)。2-3.自由分享。4. 這場仗由開始到結束都在上帝手中,所以從這場使中得著甚麼好處,便要藉這些回應上帝,透過仔細數算,我們才會細心思量這些都是來自上帝而非來自自己。5.實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