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週 (5/2/2012- 11/2/2012):馬太福音1-4章
一.我們可用怎樣的角度讀馬太福音?
1. 「神同在」在馬太福音中是不可忽略的主題,是本卷書的首尾呼應(1:23;28:19-20),而且在整卷書中也常提及,我們可以在這7星期閱讀時多留意。
2. 「天國」也是本卷書的主題。我們作為天國的子民,認識天國的生活方式及要求嗎?
二.一些有用的工具及資料
1. 《新漢語譯本》:以原文翻譯的最新中文譯本,並附註釋,還有有關書卷的專題文章。教會共有十本,可供小組一同查考,另可上網檢閱:http://www.bible360.net/corner/bible_frame.php
2. 《聖經‧串珠‧註釋本》:內附豐富的註釋,一些難解的詞語及背景都能找到解釋,另有反省題目、地圖、圖表等,現放於教會前堂圖書櫃。另有光碟版。愛讀經的怎能沒有一本在家呢?
三.經文觀察(1-4章)
1. 「以馬內利」翻出來是甚麼思意?
A.神與人同在 B.神與你同在 C.神與我同在 D.神與我們同在
2. 有多少位東方術士前來朝拜新生王?
3. 施洗約翰吃的是蝗蟲野蜜,表徵他…
A.生活簡樸 B.飢不擇食 C.勇敢過人 D.有特別喜好
4. 耶穌受約翰施洗後,他第一件做的是甚麼事?
四.個人或小組分享經文範圍:太4:1-11
1. 耶穌遇上試探,以甚麼抵擋魔鬼的引誘?你每周放多少時間及心思在神的話?我們願意花時間及金錢在不同的進修,有沒有考慮花時間及金錢在神學院的延伸課程、主日學?
2. 面對魔鬼的試探,耶穌從不糾纏於魔鬼似是而非的挑戰,而是斬釘截鐵的用神的話了結魔鬼的引誘。有甚麼誘惑仍在糾纏著你?你會用聖經哪些說話斬釘截鐵拒絕牠?建議活動:組長可預備書籤,讓組員為其中一人寫上金句,彼此提醒。
3. 綜合魔鬼向耶穌發出的三個試探,可指向耶穌來到世界的使命:1.餵養祂的百姓;2.呼召門徒跟從祂;3.祂要成為萬王之王,建立天國(Kingdom of God)。魔鬼以「捷徑」來誘使耶穌順從:1.以食物滿足百姓需要,而不必為百姓生命的需要花上心思牧養;2.從殿頂一躍而下必能在短時間吸引萬人跟從祂,比花三年時間在十二門徒身上快捷,更不用在最後被自己人出賣;3.只要俯拜魔鬼,便不用受十架酷刑之苦,直接得著萬國(Kingdom)。
問題:a.生命的成長並無捷徑,試在小組時間內花五至十分鐘,每人嘗試計劃未來五年你怎樣建立栽培你的屬靈生命
b.顯恩的成長也沒有捷徑,這對教會在實踐上帝的使命上有何提醒?
經文觀察答案:1.D;2.幾位;3.A;4.被聖靈帶到曠野,禁食四十晝夜,然後受魔鬼試探
第二週 (12/2/2012- 18/2/2012):馬太福音5-8章
一.一些有用的工具及資料
1. 《新漢語譯本》:以原文翻譯的最新中文譯本,並附註釋,還有有關書卷的專題文章。教會共有十本,可供小組一同查考,另可上網檢閱:http://www.bible360.net/corner/bible_frame.php
2. 《聖經‧串珠‧註釋本》:內附豐富的註釋,一些難解的詞語及背景都能找到解釋,另有反省題目、地圖、圖表等,現放於教會前堂圖書櫃。另有光碟版。愛讀經的怎能沒有一本在家呢?
二.經文觀察(5-8章)
1. 耶穌的「山上寶訓」記載於馬太福音哪幾章?
2. 主耶穌教導門徒的禱文記載於哪章哪節?
3. 怎樣分辨真假先知?(參7:15-20)
4. 把房子蓋在沙土上的人是指哪種人?
5. 耶穌把污鬼從人身上趕入豬群後,合城的人央求耶穌怎樣做?
三.個人或小組分享經文範圍:馬太福音6:19-34
1. 《新漢語釋本》把這16節經文歸為一個大段落,並以「神與金錢」為標題。這段落可以再分為5小段,試把以下5小段寫上標題:
2. 你認為6:22-23與上下文有何關係?(提示:參《新漢語釋本》6:22的註釋,http://www.bible360.net/corner/bible_frame.php,教會備有十本,放於影印機側啡色書架)
3. 世人看甚麼是財寶?屬於天國子民的我們應以甚麼為財寶?耶穌教導我們要積聚財寶在天上,因為哪些原因?你怎樣「積聚財寶在天上」?
4. 請讀《新漢語釋本》在6:25的註釋:「所以是承接上文“你們不能既服侍 神,又服侍瑪門”,而19-34節的總結是“先追求他的國和他的義”(33節),故這段的重心不是討論“憂慮”,而是延續上面的主題。」問:這於19-34節找出「何謂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」?耶穌應許給他甚麼?
5. 2012年你會怎樣追求「他的國和他的義」?請寫出你的具體計劃。
經文觀察答案:1.五至七章;2.六章9-13節;3.憑他所結的果子;4.聽見耶穌的話卻不去行的人;5.離開他們的境界
第三週 (19/2/2012- 25/2/2012):馬太福音9-12章
一.一些有用的工具及資料
1. 《新漢語譯本》:以原文翻譯的最新中文譯本,並附註釋,還有有關書卷的專題文章。教會共有十本,可供小組一同查考,另可上網檢閱:http://www.bible360.net/cornerz/bible_frame.php
2. 《聖經‧串珠‧註釋本》:內附豐富的註釋,一些難解的詞語及背景都能找到解釋,另有反省題目、地圖、圖表等,現放於教會前堂圖書櫃。另有光碟版。愛讀經的怎能沒有一本在家呢?
二.趣味經文觀察(9-12章)
1. 一位患了血漏病十二年的女人,她怎樣得到了醫治?(9:20-22)
2. 以下哪個不是耶穌十二門徒的名字?
A.馬太 B.達太 C.西庇太 D.多馬
3. 馬太福音共有五段耶穌的講論,5-7章為第一段,第二段由10:1至哪裏結束?
4. 施洗約翰在獄中派門徒往耶穌那裏,為要查證甚麼?(11:3)
5. 耶穌說,誰是他的母親、弟兄、姊妹?(12:50)
三.個人或小組分享經文範圍:馬太福音11:28-30
1. 你現在的擔子重嗎?試分享。
2. 「軛」在古代是甚麼東西?(參《新漢語譯本》11:29的註釋)
3. 承上題。每隻牛因體形不同,主人按照牠的體形做出合適的軛,否則,不合適的軛會使牛隻十分吃力,而且會把牛隻弄傷。相反合適的軛可使牛隻負的擔子變得輕省。「負我的軛」所引申的意思是「跟從耶穌,領受祂的教訓」,猶太文士常提到「律法的軛」,耶穌在此可能指規條主義的無能與苛刻。問:信主後你的人生吃力了還是輕省了?學習耶穌內心哪兩方面,我們就可以找到安息?
4. 耶穌與門徒在當時也面對很大的壓力:上文(11:20-27)提及耶穌雖然多行神蹟,但人仍不悔改;下文(12:1-14)他與門徒面對法利賽人的挑戰,甚至商議除滅耶穌。你認為「內心溫和謙卑」可怎樣使面對重擔的耶穌及門徒得安息?
5. 「安息」不是指不用工作,按耶穌意思,若我們學習主的內心溫和,我們便可面對挑戰與威脅;若內心謙卑,便可接受自己的工作果效在盡力後仍不理想。你有這樣的體會嗎?試分享。
經文觀察答案:1.摸耶穌衣服邊上的帶子;2.C;3.十章42節;4.耶穌是否他們等候來臨的彌賽亞;5.遵行天父旨意的人
第四週 (26/2/2012- 3/3/2012):馬太福音13-16章
趣味經文觀察(13-16章)
1. 在撒種的比喻中,「種子」比喻甚麼?(13:19)
2. 在稗子的比喻中,「收割的時候」比喻甚麼?(13:40)
3. 誰出主意殺死施洗約翰?(14:6-8)
4. 誰要求耶穌基督讓他在海上行走?(14:28)
5. 耶穌說甚麼東西才使人污穢?
A.飯前不洗手 B.排泄物 C.從口中出來的東西 D.進到口裏的東西
個人或小組分享經文範圍:馬太福音16:21-28
以下題目參考《新漢語譯本》http://www.bible360.net/corner/bible_frame.php
1. 太16:23新漢語譯本「…因為你們不思想神的事,只思想人的事」。按上文(21-22節),耶穌責備彼得「思想人的事」是指甚麼?
2. 耶穌接著指出,若人要跟從他,他要付甚麼代價?(參24-25)
3. 接1,2題。彼得「思想人的事」是指他不想耶穌受苦遭害,而「思想神的事」是指耶穌為要成就天國的使命而願意受苦甚至付上性命。耶穌在此親自示範何謂「捨己」:放棄自己的好處,甚至願意受苦、捨棄性命,為的是成全上帝的使命。對你來說,你怎樣為主「捨已」?
4. 耶穌應許凡是願意為他喪失生命的(捨已),必找到生命,這生命就是第27節所指,在審判的日子,人子給他的賞賜。相反,按這段經文所指,哪些人會失去這生命而無法用任何東西換回?
5. 你在「賺取世界」上付上了哪些代價?(如供樓、進修…的代價)相對,你為了跟從耶穌付上了哪些代價?
6. 耶穌今天藉著這經文再對你說:「來跟從我」,你怎樣回應祂?
經文觀察答案:1.天國的道;2.這時代的終結;3.希羅底;4.彼得;5.C
第五週 (4/3/2012- 10/3/2012):馬太福音17-20章
1. 耶穌在山上改變形象,有誰同時向門徒顯現?(17:1-4)
2. 耶穌教訓門徒要寬恕弟兄七十個七次,其實耶穌是指多少次?(18:21-22)
3. 耶穌以「駱駝穿過針眼」來告訴門徒甚麼道理?(19:23-24)
4. 在「葡萄園做工」的比喻中,「一天一個得拿利」即一般工人的多少工資?
A.一天 B.兩天 C.一個月 D.半天
二.個人或小組分享經文範圍:馬太福音18:21-35
1. 讀18-21節。按猶太拉比的教導,一個人如果不斷犯罪,只能獲寬恕3次,因此彼得認為寬恕人七次已經是相當寬容了。你認為饒恕容易嗎?
2. 讀22-27節。僕人欠王一萬他連得,等於當時6000萬天的工錢,即代一個天文數字,是根本無法還的數目。王為何免了他的債?
3. 讀28-30。僕人的同伴欠他100得拿利,即一般人一百天的工資。這個僕人不但不聽同伴的哀求,還把他關進監牢。你認為這僕人的為人怎樣?
4. 讀31節。經文同時也描述身邊的人對這件事的反應:「非常難過」。你可有想過因為你不寬恕弟兄而令群體難過嗎?
5. 讀32-34節。王怎樣形容這僕人?(提示:32 節上)王期望這僕人怎樣對待同伴?(提示:32節下-33節)
6. 讀35節。耶穌要求我們要從心裏寬恕弟兄,是基於我們每個人都是這個僕人──我們每一個人根本無法償還我們欠上帝的債。然而上帝因著他的憐憫,免了我們一切的債,祂也期望我們也像祂一樣,能免人欠我們的債。你怎樣回應耶穌的要求?
經文觀察答案:1.摩西、以利亞;2.因「七」代表完全,所以「七十個七」代表無盡的次數;3.財主進天國真的很困難;4.A
第六週 (11/3/2012- 17/3/2012):馬太福音21-24章
一.趣味經文觀察(21-24章)
1. 第21章開始是馬太記載耶穌的第五段講論,由21:1節至哪章哪節結束?(提示:找出「耶穌說完了這一切的話….」)
2. 在「兩個兒子」的比喻中(21:28-32),哪一個遵行了父親的意思?
3. 律法師試探耶穌,問:「律法中哪一條戒命是最大的?」耶穌怎答?(太22:34-40)
4. 耶穌回答門徒有關末日的徵兆的內容中,「終結」在什麼情況下才來到?(太24:1-14)
5. 在太23:13-36譴責文士和法利賽人的說話中,耶穌共用了多少個「禍」來指出他們的罪?
二.個人或小組分享經文範圍:馬太福音22:1-14
以下題目參考《新漢語譯本》http://www.bible360.net/corner/bible_frame.php
1. 「耶穌又用比喻對他們說」(1節),「他們」是指誰?
2. 在當時,有錢的人擺設筵席會先派請帖,在開席當日,因昔日沒有鐘,主人會派僕人前往已應承出席的賓客家提醒他們赴宴。讀3-6節。你認為哪些不赴筵席的人的態度是怎樣的?
3. 讀8節。王怎樣評價這些本來被邀請卻不赴宴的人?
4. 讀9-10節。王吩咐僕人以什麼條件揀選人來赴宴席?
5. 讀11-13節。按當時,禮服是由王供應的,可能是一件袍子,或一些衣帶配飾,因此這位沒穿禮服的人才會無言以對,而他的結局不但被趕出筵席,而且受刑罰。這人的行為比喻一些人表面上是回應神的呼召,卻不按神的心意去做的人,他同樣是不配進筵席的。這人的結局對你有何提醒?
6. 讀14節。「選上」其實不在乎人有什麼條件,只要肯「回應」邀請,並且「去」,並按主人的心意而行就能坐席,享受豐盛和快樂的筵席。這故事記載了三類人(1)藐視神而不赴宴的人;(2)敷衍回應又不按神的心意而行的人;(3)願意回應並赴宴的人。現今的狀況你是哪一類人?
經文觀察答案:1.太25:46;2.大兒子;3.太22:37-40;4太24:14;5.七個
第七週 (18/3/2012- 24/3/2012):馬太福音21-24章
一.趣味經文觀察(25-28章)
1. 在「十個童女的比喻」中,是比喻等待天國來臨的人,需要有怎樣的態度(太25:13)
2. 在「分別綿羊和山羊的比喻」中,綿羊是比喻什麼人?(太25:31-46)
3. 猶大出賣耶穌,祭司長給他多少銀幣?(太26:14-16)
4. 耶穌在十字架上,在他的頭頂上方,安放了他的罪狀牌,上面寫著什麼?(太27:37)
5. 復活的耶穌向末大拉的馬利亞和另一個馬利亞顯現,吩咐她們告訴其他的門徒,他們要往哪裡見耶穌?(太28:1-10)
二.個人或小組分享經文範圍:馬太福音25:14-46
以下題目參考《新漢語譯本》http://www.bible360.net/corner/bible_frame.php
1. 讀25:14-30。主人用了相同的說話稱讚第一及第二個僕人,試找出這句話來。
2. 讀25:24-30。主人怎樣形容那領一千的(或一他連得)僕人?
3. 主人對第二個僕人的嘉許,與第一個完全相同,可見他着重的是僕人的忠心與良善,而不是數目本身的大小。同樣,神賜信徒不同的恩賜與機會,只要忠心良善,全力以赴,在審判時便得獎賞。你領受了什麼恩賜?有沒有為主而用?
4. 讀31-40節。「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」指信徒中比較年幼或軟弱的。義人獲得稱許,得享天國福樂,因為他們對其他信徒的關懷,正是他們信靠耶穌,愛上帝的明證。請嘗試在顯恩中找出一些需要關懷及支援的肢體,在本月內以具體的行動服侍他們。
5. 讀41-46節。從這班人對主的指責表示驚訝看來,他們大概是「掛名」的信徒,這些人的下場是甚麼?這對你有何提醒?
6. 太25:14-46以兩個比喻說明在審判的日子,我們都要向主交賬。一方面我們要忠心善用神給我們個人的恩賜,另一方面我們要盡力關懷身邊的小子。如果今天就是審判的日子,你預備好交賬了嗎?為何?
7. 請閱本期〈牧者的話〉。
經文觀察答案:1.警醒;2.義人;3.三十塊銀幣;4.這是耶穌,猶太人的王;5.加利利